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进展顺利—研究生项目支持人赴河北定州调研

时间:2016-11-08点击数:

 

双合作社模式下农地信托法律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文法学院2015级研究生马静于2016年8月至10月间前往河北省定州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发放问卷100余份,了解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遇到的困境以及当地的农地流转融资情况。

定州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成立于2011年,位于河北省定州市赵村镇韩家庄村,在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现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手中共流转土地1700亩,其中1200亩位于本村,另有500亩在距离韩家庄村20公里的外村。土地流转价格按照小麦的市场价格折算,根据每年7月2日的小麦市场价格进行定价,核算出每斤小麦的价格,7月3日付款,价格在650斤小麦款到850斤小麦款之间不等,如果流转土地少于10亩则是每亩地650斤小麦款,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连成10亩以上,按750斤小麦款,连成100亩以上,按850斤小麦款。土地流转期限分为五年和十年两个档期。

合作社除流转土地自行耕种外,还开展土地托管业务,提供农机服务业务。土地托管自2013年开始,至今由合作社托管的土地有1800亩,合作社负责耕地、播种、收割,不负责灌溉,托管服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

合作社自2011年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合作社发展面临着难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少总体规划

    2013年5月,省委、省政府确定定州为河北省首批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赋予定州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也是在2013年之后,定州市有了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和补贴,弥补了之前的空白。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也为定州农业的发展吹来了东风。在政策的引导、资金的投入对于合作社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层次需求的多元化的现在,合作社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模式,将影响长远的发展。合作社王中见理事长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寻找专业单位为合作社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资金融资难

资金供给不足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一大困境,定州市农业局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者的融资问题,由政府资金担保设立了政银保、助保贷,尽管有了政策支持,但是银行对农业生产者的放贷条件和之前相同,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融资困难仍然是滞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三、农业人才欠缺

作为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机操作者,相比而言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学习技能时间短,操作农机上手快。目前农村留不住年轻人是不争的事实,合作社面临着刚刚培养出来的农机手离开工作岗位的窘境。另一方面,合作社需要综合管理类人才,既要有知识懂技术,又要熟悉农村的风土人情,带领合作社发展。

定州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反映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共性问题,其问题可以总结为:1、缺乏科学性的总体规划;2、资金不足,融资困难;3、专业农业人才缺乏。这些共性问题在侧面也耦合了以双合作社模式开展农地信托流转融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此次调研,让研究生不仅农村发展有了切身的体会,更在农村中学到了课堂上不曾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了所学的知识。

 

 

 

 

版权所有©威尼斯人入口(中国)有限责任公司